中国人的100年春节变迁史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
现在的你
是挤在春运大军中踏上返乡的路,
还是已经在家里“饭来张口”了?
这么多年来,
春节已经成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没什么人会细究它的来历。
也许有一些好奇心旺盛的小孩子,
过年时会缠着父母追问:
春节是怎么来的?
长辈都会说:
哎呀,几千年前就有了。
那春节真的过了几千年了么?
其实,现在的农历正月初一,
先秦称为“上日、改岁”,
秦汉时期称为“三朝、岁旦”,
隋唐宋元明叫过“岁日、新正、新元”,
清朝叫过“元旦、元日”······
但就是不叫春节。
我们现在过得“春节”只有106年的历史,
还只是个一百多岁的孩子。
这一切,要从1912年
中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说起。
摄像机对准你了
1.
春节“诞生”记
1912年1月2日,
孙中山发布了《改历改元通电》。
中国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
并与农历并用,
也因此产生了两个“新年”。
1912年这个年大家过得很糊涂。
如果按公历的日期过农历的节,
这一年的元宵节应该是1月15日。
可那天是农历11月27日,
在一个月圆人团圆的佳节,
天上的月亮却没圆······
“春节”的诞生说来还是袁世凯的“功劳”。
1913年7月,内务部递交了一份文件:
“拟请定
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
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袁世凯批准了“春节”这个名称,
并从1914年开始正式实行。
民国政府
想把元旦“扶正”的心很是强烈。
1928年,
为了显示“彻底抛弃旧社会”的决心,
决定“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
“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
甚至强制要求商铺在春节期间开门,
可百姓们对元旦这个“新新年”并不买账。
这个年 谁爱过谁过
民国政府的坚持最终还是没有赢过民意。
1934年开始松口,
“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
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最终,春节在老百姓的支持下
赢得了“中国年”的正统地位。
像过去的几千年来一样,
虽然换了个名称,
虽然社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中国人依然
欢天喜地庆祝着农历新年。
2.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建国初三十年的春节,
是唱着《东方红》、
看着《铁道游击队》连环画长大的
那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跟现在随时随地网购新衣服不同,
那个年代百废待兴,物资极度匮乏,
过年穿新衣服
成了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情。
那个年代没有成衣卖,
父母们要到供销社买布回家
给孩子缝制过年新衣服。
过年期间,
裁缝就是最吃香的人才之一。
年货也是限量供应,
要早早地排着长队凭票换取。
领回家的年货做成一桌年夜饭,
就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顿饭。
那时候的年夜饭是一年之中
少有的有鱼也有肉的饭桌。
可这桌年夜饭
“观赏性”大于可食用性。
一顿饭下来,
肉只能一人分上一两块儿,
那道鱼也几乎是“摆设”,
因为鱼和肉还要留着招待来串门的客人。
待客的礼仪
那个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春晚,
过年最大的娱乐就是
揣着父母给的几毛钱压岁钱,
小手绢包着的一把“珍贵”瓜子,
跟着小伙伴们糊个纸灯笼,
放串儿小鞭炮。
还有一些具有时代气质的娱乐活动,
比如看场单位免费发票的电影,
参加集体游艺会,
或者去参加从1960年开始
一年一度的北京春节环城赛跑。
那个时候你还会听到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
这样的拜年问候。
在艰苦的环境下,
中国人不懈奋斗努力了三十年,
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
春节也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新潮过法儿,
并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3.
春节潮流开创期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是一个开创性的时期。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
八九十年代的春节
也过得越来越有突破性。
B站念诗之王
中国人好吃,
突破性的改变也从春节的“零食”开始。
1979年的春节,
蛋香饼干、巧克力棍糖等等
11种新产品安排生产供应。
1979年春节前夕,
现代年轻人的
“精神快乐水”—可口可乐
正式进入中国。
成为第一个进军中国的外企。
跟预想的盛况不同,
其实在当年,
大众对可乐的反应很冷淡。
5角钱一瓶贵不说,
味道还像“带气儿的中药”,
排面无法与北冰洋等本地汽水抗衡。
不过好在,我们没有错过可乐;
好在,可乐的美妙总会有人懂得。
我永远爱可乐
零食领域之外,
开放的春风继续
全方位地席卷着中国的春节。
1979年正月初一,
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一则
95秒的“参桂养荣酒”广告片,
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
从此,中国人在与国际时尚
接轨的路上大步前行。
那些年,
穿着喇叭裤,带着蛤蟆镜,
手提一台松下录音机
成为当下年轻人
春节新造型的首选搭配。
时尚时尚最时尚
烫个时髦的头,
也成为了女同志们
过年打扮的新风潮。
过年就是要烫头
就在这个时期,
一件标志性事件横空出世。
1983年,
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晚,
从此改变了中国人的过年方式。
30多年来,“过年”和“春晚”
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第一届春晚
春节期间去百货买一台黑白电视,
在当年是种“富人行为”。
年夜饭后一家老小围坐在
9寸的黑白电视前一起收看春晚,
“拥挤”又热闹。
同样是这个时期,
春节“抢票大军”也逐渐有了雏形。
1981年,“春运”这个词
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标题上。
从此,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每年都在中国上演一次。
80年代的春运
还是这个时期,
另一种新的过年全民娱乐方式诞生。
1997年的春节,
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正式上映。
这是中国第一部
专门为特定档期拍摄的电影。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电影的开篇就是一行
“祝全国人民虎年大吉”,
从此,开启了内地的贺岁片时代。
《甲方乙方》片头
直到现在,
春节假期的电影院依然人头攒动。
2019年贺岁档
以59亿的票房刷新着纪录,
今年几部重头电影
也纷纷选择大年初一上线,
贺岁档电影仍然在续写着它的传奇。
又双叒是这个年代,
拜年方式开始不仅仅局限线下串门。
90年代初,寻呼机开始流行,
有线电话也开始在家庭安装,
打电话拜年又成为了新的时髦。
带着这些潮流,
我们大步走向了“巨变”的千禧年。
4.
千禧年后的“年味”
千禧年前后那几年的春节,
大概是90后对春节最深刻的回忆。
记忆里有一桌子鸡鸭鱼肉的年夜饭,
有五花八门的糖果零食,
有过年的新衣服、长辈的红包
还有除夕夜响彻云霄的鞭炮声。
那个时候还不能网上买年货,
腊月二十几开始,
大街小巷人潮涌动,
超市里《恭喜发财》24小时循环。
每条大街小巷
每个人的嘴里
那个时候的春晚
可以创造一整年的流行语和梗。
那个时候,
亲戚长辈还没有开始逼婚和“查户口”,
虽然过年串门经常被父母逼着:
但在当时的90后眼里,
长辈们俨然一个“大型移动红包”。
收压岁钱的正确方式
迈入千禧年,移动G网开始出现,
2002年,
移动和联通可以开始互发短信,
从此,短信拜年成为新潮流。
三十儿那天从早到晚手机震动个不停。
那个时候冬天更冷,
春节却更热闹。
随着21世纪走过第一个十年,
搭着科技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火箭,
春节拜年方式每年一个新花样。
从群发的短信,到群发彩信,
再到群发微信,
最后变成群发表情包。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过年再出新花样。
2014年,
微信推出了红包功能。
2015年,
春晚第一次展开微信摇红包互动。
一个晚上,微信摇一摇总次数72亿次,
峰值8.1亿次/分钟,
那一年的春节摇碎了无数个手机屏。
2015年春节,腾讯抢尽风头,
支付宝当然不甘示弱。
2016年,
支付宝开启春节“集五福”活动,
再次引发全民风潮成为了新“年俗”。
从此,有了“敬业福”你就是我朋友。
虽然年年都集 但······
三十多年历史的春晚也开始变了味道。
当年的春晚谁上谁红,
现在变成谁红谁上;
当年创造流行语的春晚,
变成了什么流行说什么。
但是,春晚仍然备受关注。
8点准时开播,微博上的段子手
也开始了一年的“期末考试”。
春晚换了种形式
让全国人民在除夕夜继续“哈哈哈哈”。
年轻人也渐渐开始“不敢”回家过年。
因为“你大妈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大妈了”,
开始学会了“查户口”。
不过经过几年的折磨,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学会了“先下手为强”,
回怼的套路越来越熟练。
套路在手
有人觉得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淡,
甚至前几天
“年味儿变淡”还上了微博热搜。
网友们各开脑洞分析了种种原因:
以前只能春节吃的大餐随时能吃了,
只能过年穿的新衣服随时能买了。
智能手机人手一台了,
三十儿不再只有
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这一项娱乐。
5G都出现了,
拜年也不用串门
可以直接发微信、红包甚至视频了。
从初一到初七全是
其实年一直在这里,
只是你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 THE END ·
撰文 | 苏淼
策划 | 苏淼
运营 | 苏淼
看完有啥想说的?
快去留言吧
咦,这些没看过 ?
戳戳看👇👇
你 在看 我吗?